当前位置:首页
> 党建专栏 > 党建工作

用好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敢为善干

发布日期:2023-07-27 18:16 访问次数: 字号:[ ]


近期,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五场“八八战略”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主题是“落实‘三个区分开来’,激励干部担当作为,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时代党建高地和风清气正、奋发进取的政治生态”。发布会对《浙江省深化落实“三个区分开来”要求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》作了解读,明确了容错纠错的具体情形、适用范围、操作程序、责任落实等,同时介绍了浙江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方面的系统化制度性安排。笔者认为,容错纠错就是要让敢为者有底气,让善干者有出路。

用好容错纠错机制,让敢为者有底气。浙江是吃“改革饭”起家的,这项工作很复杂,如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,那既不科学也不合理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,成就的取得就是不断试错纠正的过程。“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,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”。但宽容失误不代表宽容乱作为,干部不能把容错纠错当成违法乱纪的“庇护所”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操作层面,要划清失误与失职、敢为与乱为、为公与徇私的界限,辩证看待工作中的失误与偏差,适度允许失败,打消干部思想上的顾虑,让敢为者有底气去试去闯。

激励干部担当作为,让善干者有出路。自2019年起,浙江省就率先开展省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表彰。目前,前两批省担当作为好干部中,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的已超过80%,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激励作用。正所谓“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”,每一个干部都是想要实现个人价值的,都是希望自己的工作能被认可,进而有更宽广的舞台去施展个人抱负,去为人民服务。因此,要坚持以实绩论英雄,凭实绩用干部,用实绩兑奖惩,把群众口碑好、认可度高的干部 选出来、用起来,让善干者有甜头、有奔头,也更好激发干部敢为的内生动力。

容错纠错不是最终目的,把容错和纠错有机统一起来,给干部“松绑”,轻装上阵放开手脚大胆干,让想干事的干部敢干事,让能干事的干部干成事,让“有为”者“有位”,让广大干部有盼头、有劲头、有奔头。(信息来源:人民网)(机关党委)


信息来源: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